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来源:局外人的视界
从昨天开始,一直都有人问。
短期当然有影响,但拉长了周期,影响真的不大,2025年不是2018年,我们不需要看着美帝脸色吃饭。
还记得2018年美国对中兴断供,结果呢,我方被迫接受14亿美元的罚款,美帝的恶趣味跟当年八国联军有得一拼,现在当然可以调侃这个数字,一人一美元,但当年谁看了不心里难受?
没办法,被人卡脖子了,你能不认吗?
到2025年,美帝卡不住我们,反倒是我们能卡一下美帝了。
问问美国的F35为什么没办法交付?没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有个der用?你在天上就是个瞎子,巴印战争看出来了吧,你看到不到对手,人家在几百公里外就把你锁定了,导弹打过来,哭都没出哭去。
上周末我们严打稀土非法出口,公安国安一起上。
听说某满门忠烈的企业搞了个稀土笔记本壳,也算是个人才了。
还是那个话,但凡重拳出击,任凭你玩出花样来,供货量不足还是无法解决,美元可以从印钞机里印出来,商品你倒是给我印点出来看看。
其实这波贸易战我方为什么一直态度非常强硬,除了底牌够厚之外,还想通过这个契机加快粉碎美元印钞机。
只有打破了美元霸权,才能让美帝彻底绝了用贸易当大棒霸凌我们。
没了美元霸权,美国能引以为豪的消费力还剩多少?
总有人以为这世界只要美国人不买买买,全球消费就要萎靡。
美国靠金融弄到天量财富,但金融不会创造财富,只会转移财富。
所以是美国掠夺走了别国的购买力,去挥霍。
倘若他丧失了这种掠夺能力,别国的购买力不就有了吗?
这个地球有80亿人,美国只有3亿人,所谓消费国加起来也就10亿人。是满足10亿人消费创造出的就业多还是满足剩余70亿人消费创造的就业机会多?
这账不难算吧。
回头看我们这些年的政策,对内消除贫困,对外推广一带一路,其实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。
无论有没有懂王,既定的大方向都不会变。
当然了换一个人当美国总统,或者具体执行政策会有所不同,但你们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跟懂王水火不容的老登当美国总统以后,照样没有废除掉加征的关税?
别看昨天美帝跟我们签了一份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协议,但这波贸易战真的就此结束了吗?
懂王翻脸比翻书还快,当然了,因为我们现在实力强横,让懂王忌惮几分,或者不会像18年那样反复横跳,但在后续谈判的过程里,这老哥一定会出各种幺蛾子。
我们能把希望寄托在懂王信守承诺,老实认输上吗?然后再很天真的改变一些内部决策?
回答是当然不会。
我昨天随便写写,还有小可爱在那里说地球上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,这话没错,但美国容不下我们继续发展,中国忍不了美国的霸权压制,这是无可调和的矛盾吧。
无论是谁来当这个美国总统,都要面对这个实际的问题。
无非就是这波贸易战懂王准备不足,美国实力不行,跟东大继续打下去,就要让自己的基本盘来扛伤害了,这未必能损害到美国的根基,但一定会伤了懂王的统治基础。
这才是懂王前期天天坐在白宫等 *** ,在瑞士又让贝森特这个马屁精放出超预期的诚意的根本原因。
往深了说,无非是缓兵之计。
假如美国能从别的贸易伙伴身上得到他想要的,他肯定会毫不客气的跟我们翻脸,升级贸易战。
只不过是队友不靠谱,对手超神,不得不忍下来,但根本矛盾在那里,美国国内又矛盾重重,他能忍多久?
我都能想得透这一点,那么我们凭什么跟着懂王的节奏去改变自己的政策?
众所周知,大A是纯纯的政策市。
我在本月付费里就斩钉截铁的说了,红五月可期。
跟懂王打贸易持久战也好,或者像现在这样,双方达成一个可忍受的协议,都改变不了我们这边的发展方向。
无非就是像果链这样的消费电子板块因此迎来利好,之前超跌了,现在还是能反弹一把。
但消费电子的市场情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了吗?并没有吧。
有产生了什么创新和技术来吸引消费者产生换机的欲望了吗?一样没有。
所以弹一下,情绪过去了,该跌还得跌。
就像我之前看空医药板块,因为我们集采,搞三明医改,这个方向确定了,也就是说不会再有以前的那种药代暴利模式,医药的盈利模式变了,但之前的涨幅早就透支了未来的正常发展,所以板块在相当时间里机会渺茫,当然了,有什么突 *** 况突发题材这不在预测之中。
现在懂王也学着搞药品集采,要给美国人民谋福利,这种再分配有利于懂王的统治,反正医疗托拉斯们也不会支持懂王,但这么一搞,CRO就更惨淡了。
从懂王起,说不定会发展出全球性的给医药利益集团放血的活动,那医药板块就更不能做了。
这又有什么改变?
至于国内,一样会想方设法慢慢把CPI做上去,把消费做起来。
继续投入大量资源去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,目标是把竞争对手们远远甩在身后,卷到加征100%的关税,我们还有竞争优势,那你还怕什么加关税呢?
大约就是银行的这波拉升有点超出预期之外的,好吧,为了指数,银行已经尽力了,但这不是常态。
大趋势是RMB资产会涨起来的,涨可以解决很多问题,比如之前一直被某假日本鬼子经济学猹说的什么资产负债表坍塌。
这几年很多人感觉生活艰难,日子难过,根本原因是地产泡沫破裂,房价下跌,通过房地产造出来的货币变少了,引发全民对债务问题的恐慌。
有钱更愿意去还债,想想看,这是不是就是减少了总资产?
虽然净资产不变,但有些账不是这么算的。
所以一切 *** 内需的根基还是要解决这个跌的问题,无论懂王怎么做,我们是不是都得解决这个问题?那么在这个方向布局又有什么错呢?
总有人记得18年的熊市,喜欢把它跟现在来比。
记得18年发生了什么吗?去杠杆,查影子银行,这才是当年大A暴跌的根本原因,贸易战无非是加剧了大家的负面情绪,因此杀得就更狠了,这跟今天有什么可比的?
投资最忌刻舟求剑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大A既然到了不得不涨的关键节点,那无论谈的怎样,它都会涨的,无非节奏变一下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