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降息,更好
4月份以来,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债券利率重新回到下行的趋势。市场对未来的降息降准抱有较强的预期,似乎只有降息降准落地,利率才可以打开下行的空间。我们不否认降息降准对市场做多情绪的带动,但我们认为债券行情从来不是降息降准推动的,只要经济处于下行期,债券利率就应该下行。
一方面,我们认为降准与否,其实不是那么重要。不管是否降准,回购利率能否下行才是利率下行的关键因素。另外一方面,从一季度的出现的几个现象看,降息未必带来的都是利好债券的变化。我们来具体分析降息的问题。
之一,一般而言,一个完整的降息过程包括OMO利率的下行,存款利率下行和LPR利率下行。毕竟降息的目的是要带动贷款利率下行,就少不了LPR利率下行。而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背景下,LPR下行也需要存款利率,OMO利率下行来缓和银行的息差下行压力。但即使如此,降息过程中,由于贷款下行更敏感,存款利率下行更偏抵抗,导致降息的过程中,银行的净息差是持续下行的。
但我们也要认识到,银行净息差的下行,虽然对银行不好,但对实体经济还是有好处的:贷款利率下行,等于是银行补贴了实体经济;存款利率下行的慢,等于是银行补贴了储户(也包括存款的企业)。因此,本质上讲,银行净息差的下行,还是对实体经济利好。所以我们看到一季度,银行整体利润下行的较快,但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反而回到正的(对上市公司也一样,一季度剔除银行的上市公司利润也是正的)。
因此,某种程度上讲,降息对经济是有好处的。所以,如果降息能带来经济的改善,那么降息究竟对债券是利好还是利空?也许从短期看,是利好;从中期看,则是利空。
第二,降息导致银行净息差下降,随之而来的两个变化则对债券利空:
(1)银行净值息差下降后,为了保证银行利润不下降太多,很多银行选择在一季度兑现债券利润。所以一季度末,银行抛债是导致利率上行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如果后期继续降息,银行净息差下降,又会导致二季度末,银行有抛售债券补充利润的动力,又会对债券形成压力。
(2)银行净息差下降后,又会导致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增大,加大了财政发行特别国债来帮助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。这一点对债券市场也不好,毕竟增加了特别国债的供给。也等于是债券市场出钱去补充了银行的资本。
第三,汇率的问题。如果fed降息,我们跟着降息,对汇率的压力会小一点。那么fed最近是否降息?我们认为未必。虽然一季度美国GDP出现负增长,但消费支出较平稳。经济的负增长主要是因为1季度美国企业抢进口,导致净出口对GDP拖累较多。这一点也可以从我们的数据得到验证,美国抢进口=我们抢出口,所以一季度我们出口增速也较高。4月份以来,贸易摩擦加剧后,美国额外进口的情况不再延续,那么净出口对美国GDP的拖累也就不再延续。而另外一方面,美国通胀反弹压力仍大。因此,fed短期内降息的概率不大。如果fed不降息,我们降息,则会导致汇率贬值压力变大,结果也是会一定程度上抵消降息对利率向下的作用。
第四,从市场情绪看,降息是否会带来利多出尽?大概率会。毕竟目前利率已经不高,叠加二季度银行依然需要实现债券利润去补贴利润缺口,如果降息兑现,机构有动力减仓债券。
如果短期内不降息,但经济数据持续偏弱,债券利率也必然会下行。当然,这种情况下,短端利率受制于降息未兑现,会下不去;长端利率会下降的更快,导致曲线平坦化。
如果降息最终兑现,短端利率随之下行,曲线从平坦变成陡峭化,债券利率向下的行情也会随之结束。而且,降息会导致银行的净息差继续下降,银行进一步让利给实体,会导致银行未来加大债券抛售利多去兑现利润;特别国债发行去补充银行资本的要求也会更迫切。这些变化又对债券不利。
因此,综合利弊,目前如果不降息,对债券利率向下的趋势更利好。
朱德健 SAC:S0360622080006